讀後感想:Sally Rooney 美麗的世界 你在哪裡?–書評

Main Take-Aways

透過書中我感受的美麗世界,居然跟我理想生活畫面有許多雷同之處,「在一個有一大片落地窗的,看得到山的房子裡面,和我愛的人,還有愛我的人一起生活」。只要自己所愛的人都還活著,我能與之連結,就是個美麗的世界。

Summary

美麗的世界,你在哪裡?

記得我年初為了失戀走進心理諮商室時,我的諮商師跟我說現在真的有很多人是不快樂的,我也是這麼覺得的,因為科技跟疫情的影響,越來越多人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美麗,漸漸失去與人、與生活連結的溫暖。

«美麗的世界,你在哪裡(2021)»這本書也同為«正常人(2018)» «聊天記錄(2017)»的作者Sally Rooney的作品,我先看完了«正常人»跟這次要分享的«美麗的世界,你在哪裡»,是一本讓人拿起來看會捨不得放下的小說,所以這兩本我幾乎都在短短的兩天內看完了,我看書很少會因為作者慕名而看,但1991年出生的愛爾蘭作家Sally Rooney跟我一樣生長於千禧世代(Millennials 1980-2000年出生的人 註1),小說中的字字句句真的都很打進我心裡,很真實的呈現關於我們這個世代對於感情、生活、人生的境遇。我覺得在我父母那輩1960年代,人生所謂的成就似乎有明確標準,進到好大學、大公司,結婚生個一女一子,可是當我們可以逐漸脫離舊社會定義的桎梏後,在這個新世代卻沒有提供什麼替代方案,我只能從無限的選擇中,慢慢去瀏覽自己想要的美麗世界是什麼樣子,加上這本書是作者在疫情時期下的產物,在日常隔離、人人戴著口罩相當有距離感的生活中,帶我們進入小說主角的情境,使得這本小說能這麼地貼近我們這個世代的寫照。

現代人的世界是扁平的—駭客任務的世界

主角Eileen說:「我發現我無法想起自己曾經對於雨或花的感覺,並不僅僅是因為我沒有被這些感官體驗所吸引,而是我實際上似乎不再擁有對周遭環境的意識。我會走路去上班或採買什麼的,當我再次回家,我根本不記得看到或聽到任何不一樣的事務。我想我是在看,但不是在看,看出去的世界就像一個資訊目錄一樣平淡無奇,我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觀察事物了。」

看到這段我很興奮原來也有人跟我有類似的感悟:那天我一如既往地加完班從辦公室出來,遠離冷氣房、水泥大樓,吹到真實的風,樹葉也跟著擺動,有種我是從駭客任務的虛擬世界走出來的嗎?這也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一直以來對生活保持熱誠的方式,就是「關心生活周遭的人事物」,因為這些情感、文化中都是有溫度的存在。雖然科技始於人性,但有時候都不經感嘆科技反而改變了人性,變得很冷漠,記得上個月坐火車去台東,我一直都很喜歡花東沿路的風景,因為我坐的位子不是靠窗的,就想透過其他人的窗戶探一下窗外的風景,但發現可能是因為日照關係,大家都把窗簾拉下來,各自滑著手機,似乎不在意窗外美麗的山脈、湛藍的海岸線,就這樣從自己身旁呼嘯而過,我默默地為這些美景感到些可惜,大家沒機會抬起頭好好的欣賞它。

就算在人群中還是時常感到孤獨

主角Eileen在一次回信提到:"我當時很孤獨,很不快樂,但我當時不明白這些感覺是很正常的,我不需要對我的孤獨、我的不快樂感到奇怪。“ 覺得這段很符合:«脆弱的力量»作者寫的一本書«It was not just me»,我自己經常在心情低落的時候使用社群媒體,藉此來逃避面對自己內心,但經過幾次之後我感受到低落的時候,越用Instagram越覺得這樣的逃避行為是非常Toxic的,因為大家在社群上呈現的都是玩樂、恩愛照等生活好的一面,看著這樣的畫面,當下低落的我完全不會覺得:哇這世界還是有美好的,而是「大家都過得很好,我的生活相形見絀」,但其實真的It was not just me,很多人都有這些感受,不需要因為自己有這些情緒感受,而更把自己封閉起來。之前朋友有跟我分享過,當心情低落時,發了限時討拍,但朋友滑過沒有回,這時候就會產生沈默契約,覺得他應該要來關心你啊,這種事情也經常發生在社群媒體外,因為我們都希望得到愛與關懷,但其實朋友並不是沒有把你放在心上,他還是很重視你,只是大家都很忙都有各自的問題而疏於交流,後來我自己覺得比較有建設性的做法是:當你希望對方的愛與關懷,那就主動去要啊!跟你信任的朋友分享你近期的生活點滴,定期地保持連結跟關懷,哪一方主動並不重要,因為愛是雙向的,你不一直期望對方主動。

二十幾歲感情不停磕磕碰碰的年紀

「你在二十幾歲時談了一段很長的戀愛,最後分手了。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帝有意讓你在失敗和痛苦中度過一生。」

常常我們在我們生長經驗中,不管尤其是感情,一路上受了些傷,就像書中主角Eileen提到的一段「或許在人格形成的人生階段,某種痛苦就是會永遠烙印在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上。我總覺得自己就是會碰上這種事的人,雖然在這之前我並不這麼認為。如今我覺得自己就是那種會在幾年後失去伴侶愛的人,而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不成為這種人。」

最近在讀「心念的力量」,我覺得非常呼應這邊的觀點,就是你怎麼詮釋你的生命經驗,當你的自我認知越覺得兩個人沒有走到最後,代表著失敗,這樣的心念會讓你一直去找到相關的證據去證明這點,使你的行爲也間接地助長這樣的認知發生,有點像是負面的吸引力法則,你越相信什麼事,那樣的事就會發生在你周遭,但也不是要大家過度地樂觀,而是要適時的去分辨怎樣的認知是理性的,怎樣的認知是你主觀的經驗詮釋,或許這些問題沒有固定答案,而意義還在創造的過程之中,所以不要將對自我的認知侷限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,人是會改變的。

關於親情

我跟我父親一直有著很深的世代代溝,當看到書中主角Alice跟Simon與他們父母的矛盾,也產生了共感,原來不只有我遇到這樣的人生課題,像是Simon說到的:「我們的政治觀點不一樣,就是正常的代溝,他覺得我的政治觀點和我畸型發育的人格有關」,在家中我父親很喜歡談政治,一部分也是因為受抖音、臉書的洗腦,多是非黑即白的政治陰謀論,我不理解他為什麼要一直看這樣的內容,他不理解我為什麼不關心政治。

不只是政治理念,還有關於對於生活、未來的價值觀,如同Alice提到的,「萬一這都是出於虛榮,或者更糟的是,它們是我用來遮蓋我出身帶來的原生性創傷的,我用精緻的文化在我和父母之間挖出一道鴻溝,他們已經摸不到我,甚至拘都拘不到。而當我站在鴻溝這頭回望,我感到的不是歉疚或失落,而是解脫和滿足。我比他們更好嗎?當然不是,我或許比他們幸運。但我和他們不一樣,我不了解他們,沒法和他們一起生活,無法將他們引入我的內心世界」,直到現在我還在學習這項課題,我們處不攏或許也不重要,更重要的是彼此相愛。

最後呼應我的開場,要記得愛有很多形式,不只是愛情,還可以是友情、親情…..「如果地球上生命的意義不在永無止境地接近某個模糊的目標–越来越發達的科技,越来越晦澀的文化形式?如果這些東西只是像潮汐一样自然地升起和退去,而生命的意義亙古不變–只是為了去生活和與他人相伴?」故事主角從開頭到結尾始終渴望與人連結,他們懷念著舊有的生活方式,因為它代表了更實質的東西,更貼近人類本質的聯繫,少了科技、疫情的阻隔,我們更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,分享一句最近聽到的一句話:「有時候一輩子的成就,比不上有個人深深的把你放在心裡」,但願在這個時代下,我們都能是個溫暖的存在,不忘記與人連結的人性。

Notes

註1:千禧年世代又稱Y世代,像我出生在1995年末,剛好是Y世代跟Z世代的交界,一開始有點不太知道要怎麼界定,後來聽到一個蠻喜歡的podcast在探討世代的差異,其中說到其實就像是光譜,不需要侷限自己是在哪一個分界。

作者書名由來席勒的希臘眾神:網址

延伸閱讀:

作者

莉莉出去一下—Lily ist dann mal weg✈

喜歡踏出舒適圈去經歷生命的好與壞, 透過旅遊、旅居,累積視野的廣度,活出生命的深度。 "Because this makes us whole, makes us people of substance."---Poor things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